發布時間:2021-11-17 來源:《國防大學》微信公眾號 瀏覽量:300
在認清黨的百年奮斗歷史意義中把握方位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對黨的百年奮斗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的奮斗歷程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在深刻理解黨的百年奮斗歷史意義的基礎上,“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
▲2021年7月1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黨的百年奮斗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改變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就是要讓人民翻身做主人,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還要讓人民精神面貌一新,這些在中國共產黨的不懈努力下都做到了。從被人鄙視、踩在腳下的“東亞病夫”,到挺起胸膛、平視世界的“東方巨龍”,中國人民徹底擺脫了被欺負、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為現實。
黨的百年奮斗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近代以后,中華民族走向沉淪,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不少仁人志士也曾奮力抗爭,各種政治力量也曾奔走呼號,但因沒有找到正確的道路,均以失敗而告終。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為了找到挽轉民族命運、實現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中不斷探索,開辟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引領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僅用幾十年時間就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黨的百年奮斗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我們黨將馬克思主義作為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充分檢驗,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充分貫徹,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充分彰顯。
黨的百年奮斗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極大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新中國成立后,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中國,成為“東升西降”趨勢中越來越重要的變量,在世界歷史進程具有越來越重大的分量。
黨的百年奮斗鍛造了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始終以走在時代前列的昂揚姿態挺立潮頭,引領方向。我們黨在推進社會革命的過程中不斷進行自我革命,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系,保持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不斷提高,把自身鍛造成為過硬的主心骨。
回顧光輝歷程,體悟偉大意義,要求我們從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踐行初心使命,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在感悟黨的百年奮斗歷史成就中堅定自信
100年來,黨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在百年奮斗征程中,黨領導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我們從恢宏史詩中感悟偉大成就,堅定的自信油然而生。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黨領導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實行“一化三改造”,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以火熱的激情和十足的干勁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以不怕鬼不信邪的魄力戰勝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顛覆破壞和武裝挑釁,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也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黨領導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確立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戰勝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開創、捍衛、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國經濟總量實現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人民生活實現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指引中國發展繁榮的正確道路,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黨領導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回顧黨的百年奮斗取得的成就,深感來之不易、厚重輝煌、振奮人心。過去一百年,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無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黨。始終不渝的探索,堅持不懈的奮斗,燦爛輝煌的成就,激發了我們引以為豪的堅定自信,激勵我們滿懷信心地走向未來。
在汲取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中開創未來
一百年來,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奮斗,積累了寶貴的歷史經驗,這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理論創新,堅持獨立自主,堅持中國道路,堅持胸懷天下,堅持開拓創新,堅持敢于斗爭,堅持統一戰線,堅持自我革命。
“十個堅持”是系統完整、相互貫通的統一整體。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闡明了領導力量與依靠力量之間的辯證關系,深刻揭示了黨和人民事業不斷成功的根本保證和力量源泉。強調堅持理論創新、堅持獨立自主、堅持中國道路、堅持胸懷天下、堅持開拓創新,從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價值與邏輯等多個維度,揭示了黨始終掌握歷史主動的根本原因。
“十個堅持”是根植歷史、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它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從書本中抄下來的,不是從別的國家照搬過來的,而是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而得到的。這些經驗飽含著成功和失敗,凝結著鮮血和汗水,充滿著智慧和勇毅,是歷史發展的結果、歷史實踐的產物、歷史奮斗的結晶,是歷史規律的昭示。這些經驗是我們黨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十個堅持”是統一思想、開創未來的科學指引。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在關鍵時期,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局面,需要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認清歷史方位、把握歷史規律,牢牢記住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汲取寶貴的歷史經驗,要求我們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